理念与标识

                   

                      

办学目标

    建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质量著称的应用型特色名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办学理念

    以生为本  适合的教育

发展愿景

    努力建设师生幸福、家长满意、社会尊敬的大学

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创业敬业,求是求新”

(中国楹联学会原主席孟繁锦题写的学校精神)

   

    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精神,是以已故的潍坊市人民功勋王焕新为代表的老领导,以拓荒者和启智者的创业实践,带领师生于一片荒野中开拓立足,开启寿光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实现寿光百万父老的“大学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践行的;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精神,是以已故的寿光市人民功勋、学院第一任院长、书记崔效杰教授为代表的老领导,以老黄牛的品格和千里马的速度,带领师生开创县级市办大学的先河,又带领学院实现了从专科到本科的跨越,让寿光百万父老的“大学梦”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不断积淀的;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精神,更是当代潍科人在发展中思考,在竞争中成熟,在磨砺中提炼、升华、明确、坚定的精神方向和人文自觉。

    创业敬业,就是敢于挑战、勇于开拓、勤于钻研、敢于创新,把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当作课题去研究,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不断超越他人,超越自我,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永不满足,永不停步。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有新创举、新业绩,淡泊名利,廉洁自律,不计回报,做到对事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真正体会“平安是福”的真谛。

  求是求新,就是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坚持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适应日新月异形势的需要,胜任岗位工作需要。求是求新,要求我们善于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发现不了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办学教师为主体,教学学生为主体,广大师生是学院的主人,教职工是学院发展的依靠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必须依靠师生员工,必须深入一线搞好调查研究,倾听学生的呼声和反映,及时协调解决好师生关切的实际问题。求是求新,更要求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而创新是学院发展的内部动力,每位教职工要认真研究育人规律、教学规律、学生成才规律,面对新形势,研究新办法,开创新局面;每位大学生要认真作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努力学习,加强实践,挑战自我极限,提升个人综合素质,面对社会发展需求,明确人生定位,创造新生活,服务社会发展。

                                                            (李兴军 撰稿)

一训三风

                                                        

 

    “一训三风”是指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修身、博学、求索、笃行”的校训,“让认真成为品质”的校风、“责任高于一切”的教风和“勤学苦练”的学风。“一训三风”是学院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师生的日常行为、工作作风、理想抱负的精神引领和行为准则,对塑造全体师生的潍科品位、潍科特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校训

    校训就是学校训诫、训导其学生在求学和做人等方面该怎么做,以促使其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是学校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行动纲领与指针,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校训对于学校内聚合力、外塑形象、永葆活力与朝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弘扬优良传统,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学校校训:修身、博学、求索、笃行

    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校训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题写,别具一格的书体,庄重醇厚、飞动圆劲的线条,与校训内容相得益彰。

  “修身”,语出《礼记·大学》“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指修养身心,涵养德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修正,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修身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历来被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条件。学校是育人的圣地,修身是学校的主要任务,学生当“以修身为本”,学会做人,有爱心、负责任,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自觉抵制和排斥各种不良的思想文化侵蚀,围绕“中国梦”的伟大目标,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积才蓄智。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为学问广博精深,也指广泛地学习。“博”意为“量多、丰富”,亦可解释为“通晓”,博学就是激励学生广泛地汲取,以达到知识渊博、学识丰富、学问广博精透的境界。要达到博学之境界,需要虚心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是好学、博学之人。教师要立足本业,旁涉其他,博古通今,涵盖中外,这样才能真正做好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以学为己任,在博学中砥砺自己,非学无以成才,非学无以致远。每一位学生应自觉加强对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学好专业,夯实宽厚的知识之基,加强实践,努力掌握各种技能和本领,提高适应社会创新发展的能力。

  “博学”着眼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教师的终身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师生员工勤勉努力,博采众长,追求广博学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战略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之路。“博学”是对全体师生员工的殷切期望和基本要求,期望和要求师生能够具有博学多才、追求卓越的品质和精神。

  “求索”,语出《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求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品质,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求真,教学过程应是探索真理的过程。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学生面对的是未来的事业,学生富有创新精神,才敢为天下先。为师者,不断求索才能让事业有不竭之动力;求学者,不断求索方能创人生之辉煌,方能让梦想有成真之可能。求索,是一个无止境的动态过程,没有穷尽,永不终止。朝着新方向、新目标不懈地追求、不断地超越,这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一种勇往直前的登攀毅力。校训中“求索”一词所标树的,正是这样一种人文精神的引领。

  求索要求师生克服浮躁,深入研究,透过事物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真正掌握知识和能力。求索就要求有坚强意志,正视困难,克服困难,持之以恒,胜不骄,败不馁,坚持到底,直至取得成功。求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态度。在学习上求索,会不断收获新知识,不断点燃智慧火种;在工作上求索,会不断超越历史,不断开辟新天地;在生活上求索,会不断发现新希望,不断创造幸福快乐。求索,是潍科师生不变的精神恪守和生活态度。

  “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作“厚实、真诚、纯一”解。“笃行”是为学的关键阶段,学有所得,关键还在于努力践履所学,做到“知行合一”。笃行是学院师生对行动和实践的诠释,也是倡导师生员工知行统一、注重实践、身体力行、学以致用。“笃”是专一,是忠实,是坚定;“行”是实践,是行动。笃行是通向光明未来的唯一道路,没有笃行的“学问思辨”皆为坐而论道,没有笃行的理想抱负都是空中楼阁。成功、成才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有一条是必经之路,那就是坚定不移和持之以恒的行动和实践。

  修身,是为人之根本;博学,是成才之必需;求索,是成事之动力;笃行,是行事之作风。

    校风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是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显现,是学校全体师生在教学、科研、生活等一系列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风尚、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诸方面的综合反映,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居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范。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每一个成员自觉奋进的动力,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的核心要素。

  学校校风:让认真成为品质

  认真就是严肃对待,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对待。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优秀的品质是人生大厦的基石,是决定人生成败的终极力量。认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是学好科学知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学院人所坚持的做人和做事原则。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和马虎。这就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就要求学生勤学苦练、执着追求,一丝不苟、永不言弃,认真做人、认真做事、认真做学问。要把“认真”培养成一种工作习惯,把简单的事情做到位,做到精致。将“认真”融化到每位干部、教职工、学生的血液中,成为学院人的精神气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自觉行动。

  “让认真成为品质”的校风,是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和精神气质的凝练和概括,体现了学院育人的原则、目标、作风、品格与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它们所反映的精神旨意和价值追求将引领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风

    教风乃教师群体之风气,是学校教师的育人观念、工作态度、治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它是由学校上下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氛围,反过来又对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作用。优良的教风如春风春雨,润泽万物,既养育学子的心灵,又提升其思想境界。

    学校教风:责任高于一切

    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是一种职责或任务。责任是份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是一个人对待人生和生命环境的态度。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是一种心态、一种气魄、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就是责任,对国家、民族负责要做到忠,对家庭、父母负责要做到孝,对他人负责要做到仁爱,对自己负责应不断进取,创造辉煌人生。作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我们义不容辞;对于陌生人,虽然萍水相逢,信任友爱、扶危济困是美德;作为社会成员,我们应该维护正义,热爱和平,保护环境……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责任心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而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在学校里会把自己的学习放在首位;在家里孝敬父母并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在生活中会积极关心帮助他人;在班级中会关心集体的各项事务;在社会上会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规则。

  “责任高于一切”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要求教师用谦恭严谨的态度对待教书育人的神圣事业,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责任高于一切”体现在工作上,就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以人为本,关爱师生,用自己的言论教育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人,用自己的做法感动人,用自己的表现启发人。

  对教师来说,责任就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对学生负责,以真情、真心、真诚感染学生,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坚持公平对待每一个人的职业操守,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既当知识的传播者,也要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要不断锤炼自己的修养,做到为人、为学、为师的统一,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体现出大学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岗位可以普通,但责任同样重大。责任心决定能力的大小,责任心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责任心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有了责任心,再危险的工作也能减少风险;没有责任心,再安全的岗位也会出现险情。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再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

  教师要牢记肩负的责任,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对传授的知识负责;要教育学生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习,以执着不懈的精神来研究学问。反对敷衍塞责、马虎应付的态度和急功近利的作风;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唯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扎实的功夫,在实践中求学绩、求学问、求精进,以形成良好的教风。

  “责任高于一切”寄望于全院教职员工孜孜不倦的追求,使“以生为本、质量为魂、创新发展、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彰显。“责任高于一切”应该成为也必然成为我们治教、治学、治校的根本出发点。

  

    学风

    学风就是学习的风气,是学生思想作风在学习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态度、方法和习惯等要素的综合。优良的学风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在学生成人成才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学风:勤学苦练

  勤学苦练,就是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勤出智慧,勤能补拙,大志非才不就,天才非学难成。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月有所长;惰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减,年有所亏。

  勤学,强调学习过程的连续性、累积性,以及学习态度的端正性和积极性,旨在倡导严谨治学、学而不厌、终身学习的风气,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勤学者,既要向书本学,打牢理论功底,还要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古人相信,只要人们勤勤恳恳,持之以恒,就能惊天动地。我国历史上如凿壁偷光、苏秦刺股、孙敬悬梁、车胤囊萤、孙康映雪、高凤流麦、李密挂角、王献之练字、闻鸡起舞、铁杵成针等,都包含着一个立志勤学、催人奋进的励志故事,而他们也因为勤奋刻苦、学有所成而流芳千古。这是中华民族对勤劳的追求,对勤劳的颂扬,对勤劳的崇尚。勤劳的品格一直为中华各族人民所崇尚和学习,勤劳创业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苦练,就是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和实干的精神,刻苦练习和实践。苦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练,必须是下决心、下苦功、有毅力、有恒心,善于花大力气,挤时间苦练技能,提高本领。

  勤学苦练,关键在“勤”学,基础在“苦”练。勤学才能博学,苦练才出绝活,勤学苦练才能成才,才能百炼成钢,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才能领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无限风光与豪迈。任何技能的获得都离不开勤学苦练,夺目光环的背后一定蕴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汗水,成绩总是苦干加巧干的结晶。成功是日积月累的丰厚回报,是身经百战的圆熟猎取,是冥思苦想的优柔捕捉,是马到成功的大度珍藏。没有用心痴情的钻研,就没有技艺和能力的垂青;没有果敢艰辛的付出,就没有鲜花和硕果的馈赠。

  对于学生来说,勤学苦练就是树立远大的理想,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知识技能、提升知识技能、展示知识技能。学院是一个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大家庭,时时有勤学之机,处处是苦练之地,人人是可造之才,在校园中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好的效果,引导和教育师生重视实践、勇于实践、勤于实践,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努力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间断进行技能训练、社会实践、岗位见习、专业实习,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岗位”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做到这一点,社会、市场、岗位一定会欢迎我们,接纳我们。

  “勤学苦练”能够激励全院师生在实践中提高素养,在实践中学习专业、训练技能,自觉投身于社会实践,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勤学苦练”是对校训“修身、博学、求索、笃行”的一种具体化表述,与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完全吻合,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有着直接的导向意义。

                                                            (张治富  撰稿)

校歌《飞翔》

                            

    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校歌《飞翔》,由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学院院长李昌武作词,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李云涛作曲,于2011年学院第五届第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决议通过。 

    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校歌歌词:

  “青春飞扬,追求梦想,我们相聚在农圣故里,文宗之乡。精神家园,和谐阳光,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里快乐成长。创业敬业,为报效祖国勇敢的担当;求是求新,为服务社会奋进的方向。啊,飞翔,潍科!啊,潍科,飞翔!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一起飞翔,自由飞翔!

  青春飞扬,追求梦想,我们相聚在农圣故里,文宗之乡。自由天空,科学殿堂,我们在您湛蓝的苍穹下展翅飞翔。修身博学,为拥有翱翔坚强的翅膀;求索笃行,为收获人生美好的希望。啊,飞翔,潍科!啊,潍科,飞翔!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一起飞翔,自由飞翔!”

    校歌分为两段,词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阐述了学院的地理方位、人文背景、学院精神、校训和莘莘学子的心志,艺术地描绘出了潍科人意气风发、阔步未来的雄心壮志和美好梦想。曲作者用娴熟的音乐技巧,或舒缓或急促,或坚定或铿锵,以多变的节奏形象地烘托出了歌词所寓有的意境和潍科人一腔澎湃热血的喷涌之势。歌词立意高远、通俗晓畅,富有感召力,曲谱气势恢宏、节奏明快、如诉如誓,气势连贯,词曲相宜,浑然一体,宛若潍科师生同声赴远的铿锵进行曲。

  歌词首句“青春飞扬,追求梦想”,是青年大学生志存高远、踌躇满志地对“中国梦·潍科梦·我的梦”的青春誓言和心灵放歌,“农圣故里,文宗之乡”艺术地阐明了学院所在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学院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农圣”是对北魏时期北朝寿光人贾思勰的尊称,他著作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历史影响和地位;仓颉,相传为黄帝时史官,在寿光始创28字“鸟迹书”,开启了中华文明,被世人尊为“人文初祖”。词作者炼字琢句,撷取了农圣、文圣两个在中国甚至世界历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的典型历史人物,在着力强调有着悠久文化渊源的寿光历史的同时,还隐喻地点明了学院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

  第一段中“精神家园,和谐阳光,我们在您温暖的怀抱里快乐成长”一句,仿佛电影中由大的广角镜头转为小的特写镜头,从广阔的历史时空,迅速把焦距对准秀美的校园,点明了学院环境优美、人文和谐,到处充满着阳光,处处显露着生机,生活多姿多彩,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成人成才成功的沃土,更是学生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故乡。

    “创业敬业,为报效祖国勇敢的担当;求是求新,为服务社会奋进的方向”相对成句,将学院精神“创业敬业,求是求新”分句设问,似是对师生的问,又似是对社会、对人生的问:我们为什么要“创业敬业”?又为什么要“求是求新”?潍科人的回答是坚定的“为报效祖国勇敢的担当”、“为服务社会奋进的方向”。“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创业敬业”就是为了“报效祖国”的责任担当,而“报效祖国”的回答,将这种责任的高度提高到了“爱国”的境界,炎黄子孙精忠报国的拳拳之心呼之欲出。“方向”就是一个目标,一个梦想,“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亿万中华儿女的同心同德,更需要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和勇往直前、开拓进取。“求是”就是追求真理,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努力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求新”就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超越历史,勇往直前,开拓进取,“服务社会”的回答,又将责任与实干相结合,体现了学院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和不懈奋斗的高远之志。可以说,这一问与答艺术地阐明了学院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办学目标,以及学院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第二段中“自由天空,科学殿堂,我们在您湛蓝的苍穹下展翅飞翔”一句,意指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青年学子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他们满怀希望与梦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引领下,在学院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不断汲取知识的营养强大自己的“翅膀”,编织自己的五彩梦想,幸福生活,快乐成长。“自由天空,科学殿堂”体现了学院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胸襟与气度,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俯仰天地间,优游正华年。

  “修身博学,为拥有翱翔坚强的翅膀;求索笃行,为收获人生美好的希望”一句,是对第一段问答的逻辑延伸和阐释。修身乃立德之本,博学为成才之要,德才兼备是一个优秀人才的必需条件。要“创业敬业”就得有本领和修养,本领何来?修养何得?“修身博学”是回答也又提出一个新问题:为什么要“修身博学”?回答是坚定的:“为拥有翱翔坚强的翅膀”,有了翅膀你才能飞翔,有了坚强的翅膀,你才能飞得更高更远,飞得更高更远,你才有能力担当责任“报效祖国”。要“求是求新”实现梦想,就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努力奋斗,就得“求索笃行”,通过行动和实践来一步步接近梦想,直至梦想成真,“收获人生美好的希望”。有启迪、有劝勉,有春风化雨般的“润物无声”,也有“大江东去”的豪迈,环环相扣,荡气回肠,读之怦然,唱之慨然。

  歌词以学院精神和校训为创作基点,把学院精神和校训作为主旋律,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崇高理想,与翱翔翅膀、美好希望的个人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构成了理想与实现、伟大与平凡的超越时空的链接、融合,使校歌的主题不断得到深化。

  副歌部分“啊,飞翔,潍科!啊,潍科,飞翔!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一起飞翔,自由飞翔!”既是抒情又是高呼,既是对学院未来的展望,也是对全院师生的呼吁。“啊,飞翔,潍科!”尽抒对学院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啊,潍科,飞翔”则是对学院未来的展望和热爱之情的进一步升华。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一起飞翔”,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也瞬息万变,全体师生的思想观念也需日日更新。道德的升华、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均需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们一起飞翔”是词作者举重若轻、不见笔墨痕迹的深厚功力表达,是思想与艺术高度浑然一体的全新境界。

  校歌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晶,“飞翔”既是校歌的名称,又是学院办学所达的最高境界,进一步引申,是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所要达到快速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的精妙境界。一个人,一个学校要“飞翔”,其精神、科技、文化均臻于最高境界。学院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对此将抱定必胜的信念。

  校歌词曲俱佳,优美动听,是优美颂歌和明快进行曲的完美结合,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能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也使人铭记在心、永受鼓舞。词使曲意韵深长,曲带词飞翔传远,成为学院向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大学进军路上的号角!

                                                        (李兴军 张治富  撰稿)

  

校徽

                               

 

 

   

    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校徽由潍坊老春设计公司刘春生先生设计,经过反复修改后确定。校徽以中国传统崇尚的圆形为基本造型,文图和谐,灵动飘逸,圆润丰富,造型优美,黄蓝两种色彩搭配,对比强烈,充满传统文化韵味,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现代感,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体现了学院紧跟社会步伐,与时代同步,不断创新、服务社会的时代理念,表达了学院师生勇于开拓,追求卓越,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大学而努力的美好企盼。

  校徽主体元素由中间的“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中英文首字母“W”、大地及建校年份“1984”组成,周围用英文(上)和中文(下)校名环绕构成一个圆形的校徽造型,各元素融合一体,晶亮圆润,象征着脚踏实地、志存高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W”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最后一笔艺术变形为腾飞的翅膀,又似燃烧的火炬;向上升腾的火焰,也如莘莘学子舞动的青春,蕴含着“天高任鸟飞”的勉励之情。“W”为图案之灵魂,充满生机和活力,象征学院蓬勃向上的永恒动力,昭示着学院师生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的时代风貌,表达了学院满载着激情与梦想,不断飞向新目标,各项事业蓬勃向上的美好愿望。

  中文校名采用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妍婉秀美、潇洒俊逸的手书体。中间圆润的弧形金黄色线条,代表地平线和面向世界,金黄色象征着收获与辉煌,显得耀眼夺目。学院建校年份“1984”透视变形向中心汇聚,象征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了画面效果。

  校徽图案主色调为蓝色。蓝色旷远而深邃,象征博大深远、智慧结晶,代表着辽阔的大海与浩瀚的苍穹,代表着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师生宽广豁达的胸襟,也代表着学院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蓝色羽翼呈上腾之势,预示着海洋之神590线路检测中心发展之路愈加宽广、办学空间更为开阔,象征着学院各项事业奔腾向上、永不止步。